索引號: 11370687004270251L/2022-03408 主題分類: 農業_林業_水利,水利
成文日期: 2022-08-02 發布日期: 2022-08-02
發文機關: 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有效性: 有效
關鍵詞: “海陽市”“河道建設” 統一登記號:
標題: 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和2022年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和2022年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海政辦字〔2022〕22號

各鎮區街道政府(管委、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方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改善農村河道面貌,進一步提升農村宜居宜業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據《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煙政辦發〔2022〕18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鄉村振興戰略以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部署要求,以河長制湖長制為總抓手,緊扣河湖長履職盡責一條主線,扎實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農村生態河道全覆蓋,努力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良好河道環境,為打造國家級文明城市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生態優先,倡導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突出問題整治,因地制宜,處理好農村河道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促進農村河道休養生息,維護好農村河道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

(二)堅持政府主導,強化部門聯動。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的工作體系,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建立完善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機制,細化任務分工,強化上下聯動,合力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

(三)堅持流域觀念,實施系統治理。堅持全流域“一盤棋”,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全方位實施“源頭+過程+末端”治理,系統推進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岸坡綠化、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農村生活污水達標排放、涉水污染源執法監督等,逐步恢復河道功能。

(四)堅持完善機制,實現長效管護。將農村生態河道建設納入全市河湖長制重要工作內容。根據河道公益性和資源性特點,明確管護責任,健全管護網絡,落實管護人員和經費,鼓勵全社會共同參與,全面完善農村生態河道管護長效機制。

三、行動目標

按照“河有凈度、岸有綠度、坡有亮度、河道通暢、管護到位”標準(以下簡稱“三有一暢一到位”標準,附件1),組織實施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補齊農村河道管理短板,努力實現農村生態河道全覆蓋。2022年,全市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不低于20%,鎮村駐地、重要道路等重點區域農村河道“臟亂差”面貌得到有效改善;2023年,全市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不低于60%,河道總體面貌明顯改善;2024年,全市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達到100%,農村河道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凸顯,鄉村生態振興及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功能更加突出。

四、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

根據全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需要和工作進展情況,分年度實施若干專項行動。2022年重點實施11項專項行動:

(一)開展百日“清河行動”。各鎮區街道要利用100天左右的時間,以鎮村駐地、人員密集區、重要道路、橋梁、高鐵線路等區域為重點,開展百日“清河行動”,著力解決河道沿岸生產、生活垃圾亂倒、農作物秸稈及反光膜、蘋果套袋、農藥瓶等“亂堆”問題;非法圍墾河道、侵占水域灘地、阻礙河道行洪等“亂占”問題;未經許可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等“亂采”問題;違規建設涉河項目、違規修建阻礙行洪的建筑物等“亂建”問題,確保河道面貌在短時間內有較大改觀。(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鎮區街道)

(二)開展侵占河道水域岸線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建筑侵占河道、農業種植圍墾河道以及違規修建阻礙行洪的建筑物等問題,打擊亂占河灘、侵占河道水域岸線等違法行為,維護水域岸線自然形態。(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各鎮區街道)

(三)開展水工程建設管理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攔河閘壩等水工程存在的各類違規問題,減小對河道輸水及水生態的影響。加強行業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水工程施工。(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各鎮區街道)

(四)開展河道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河道非法采砂行為,對盜采河砂等違法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嚴厲打擊盜采河砂等破壞自然資源違法犯罪;打擊利用河灘地建設裝運場地、堆放商品砂石料、洗砂等行為,維護河勢穩定和良好水事秩序。(牽頭單位:市公安局,責任單位: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

(五)開展沿河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河道沿岸畜禽規模養殖場、專業戶糞污偷排直排入河問題,加大對沿河畜禽規模養殖場、專業戶糞污綜合利用指導力度。對畜禽糞污偷排直排問題影響大、污染嚴重的,依法依規嚴厲處置。(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各鎮區街道)

(六)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反光膜、套袋等亂堆填埋河道問題,指導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抓好沿河區域有毒有害農業廢棄物的回收處置,減少污染風險隱患。(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果業發展中心,各鎮區街道)

(七)開展沿河農村生活污水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穿河、沿河設置的污水管網滲漏溢流問題,加強入河污染防控,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溝渠及管網的建設管護,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消除農村黑臭水體。(牽頭單位: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各鎮區街道)

(八)開展入河排污口專項整治行動。重點規范整治工業企業、農業農村、支流溝渠等排污口。在排查和溯源基礎上,建立健全管理臺賬,因地制宜對不同類型入河排污口實施分類整治。(牽頭單位: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各鎮區街道)

(九)開展沿河農村垃圾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河道沿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固體廢棄物亂堆亂倒問題,清理堤防、閘壩等工程管理范圍內各類垃圾。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縣鄉村三級設施和服務,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化處理利用。(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鎮區街道)

(十)開展涉河建設項目(非防洪)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跨河穿河交通橋、漫水橋、便道、燃油管路等阻水問題,對工程自身安全情況、影響河道行洪情況進行自查論證,依法依規補充涉河項目建設有關材料手續,杜絕未經許可私建亂建行為。(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海陽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各鎮區街道)

(十一)開展農村河道修復行動。以縣域為單元、河流為脈絡、村莊為節點,在尊重河流自然形態、保持河道自然岸坡的基礎上,重點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水生態修復、宜綠岸坡綠化等工程,解決河道淤積堵塞、堤防破壞毀損、生態環境惡化、河道岸坡裸露等問題,恢復河道行洪排澇能力,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助力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鎮區街道)

五、實施步驟及時間要求

全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作自2022年7月開始,至2024年12月底結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一)摸底發動階段(2022年7月-2022年8月10日)

1.開展調查摸底。各鎮區街道要全面摸清轄區內所有河流基本情況,填寫報送基本情況匯總表(附件2);摸清轄區內所有河流存在的各類問題,建立河流生態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臺賬(附件3)。市級各牽頭部門全面梳理負責領域內河道沿線存在的各類問題,一并填寫報送河流生態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臺賬(附件3)。

2.召開動員會議。召開會議部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明確各鎮區街道、市直有關部門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啟動百日“清河行動”,以鎮村駐地、人員密集區、重要道路、橋梁、高鐵線路等區域為重點,利用100天左右的時間,著力解決“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問題,確保河道面貌在短時間內有較大改觀。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7月—2024年12月)

1.編制工作方案。各鎮區街道、市直牽頭部門要同步開展、同時推進摸底調查和方案編制工作。各鎮區街道要按照“三有一暢一到位”標準和三年內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分別不低于20%、60%及達到100%的進度要求,編制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結合摸底調查情況,圍繞百日“清河行動”、整治侵占河道水域岸線等十一項專項行動,編制2022年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確定2022年建設任務,明確目標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構建起農村生態河道建設“1+1+4”(即1個三年行動方案、1個年度實施方案、4張工作清單)工作模式。市直各牽頭部門要結合摸底調查情況,分項編制農村河道生態問題專項整治方案,明確任務目標、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等。8月10日前,各鎮區街道要報送2022年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作臺賬,市直各牽頭部門要報送專項整治方案并附工作臺賬。

2.實施生態河道建設。2022年,各鎮區街道、市直有關部門要高標準開展十一項專項行動,下大力氣解決農村河道存在的各類問題,市生態河道建設專班將不定期進行巡查,并將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給屬地。各鎮區街道要立行立改,完成問題整治,確保農村河道面貌有較大改善。2023年-2024年,按照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作進展,分年度確定農村生態河道建設行動任務,常態化開展侵占河道水域岸線等專項行動,確保河道問題動態清零,河道總體面貌持續向好;持續開展農村河道修復行動,實施一批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水生態修復、岸坡綠化等工程,全面改善農村河道面貌,打造一批清水綠岸、景色宜人、人水和諧的生態景觀河道。各鎮區街道每年1月底前要提報當年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10月底前全面完成當年建設任務。

(三)考核驗收階段(每年11月)

以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作為考核各鎮區街道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情況的重要指標。每年11月份,市級將從各鎮區街道確定的農村生態河道年度建設任務中隨機抽取部分農村河道,按照“三有一暢一到位”標準進行現場考核驗收,考核驗收達不到標準的,按比例折算后認定當年建設長度,并依此考核各鎮區街道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責任落實。各鎮區街道要建立完善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作機制,明確領導機構,細化任務分解,統籌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各級河長要強化履職盡責,認真落實水利部《河長湖長履職規范(試行)》,切實扛起河流管理保護的主體責任,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超標排污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推動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成立相應工作組,8月10日前報送,分管負責人、具體責任科室和責任人(附件5),扎實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相關工作任務落實。

(二)強化督查檢查。結合農村河道日常管護情況,建立“每月通報、年底考核”工作機制,煙臺市每月對各區市政府(管委)實行“藍黃紅”三色管理,我市也將對各鎮區街道實行“藍黃紅”三色管理。每月18日前,各鎮區街道、市直牽頭部門要分別報送農村生態河道建設進展情況、農村河道問題專項整治情況。市級將采取抽查暗訪、牽頭部門評價打分等方式,定期通報各鎮區街道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情況,對排名后3位的鎮(街)進行亮牌提醒。

(三)加強考核激勵。把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情況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和全市河湖長制綜合績效考核。堅持日??己伺c年終考核相結合,按照權重比例,每年底對各鎮區街道進行考核打分并全市通報,確保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取得實際效果。其中,日??己酥饕峭ㄟ^采取日常監督、市直牽頭部門評價打分等方式進行;年終考核主要是通過采取現場驗收方式進行,重點考核各鎮區街道農村生態河道年度建設任務完成情況,評定各鎮區街道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并把農村生態河道覆蓋率作為對各鎮區街道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和鎮級、村級河長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落實要素保障。人員保障方面,市級成立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專班,負責組織、督導和推進全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作;各鎮區街道要參照市里做法,明確專人負責、專人落實。資金保障方面,市級財政安排資金支持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各鎮區街道要探索建立“有財政投入、有債券支持、有市場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為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和日常管護提供有力資金保障。信息化支撐方面,加強河湖數字化信息化建設,在河流基礎數據、問題整改、督導考核等方面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準度,提升河道治理能力和管護水平。

(五)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推動生態河道建設理念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黨校、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加強法治建設,廣泛宣傳河道管理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將河道管護納入鄉規民約,倡導樹立愛河護河的良好民風,提升愛河護河參與度。及時總結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發掘宣傳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同時對一些破壞河道環境的反面典型進行曝光,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治水的良好氛圍,不斷鞏固和提升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成果。

附件: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標準(試行)

          

附件


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標準(試行

參照《山東省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標準》《山東省生態河道評價標準》,結合我市實際,明確農村生態河道建設總體標準為“三有一暢一到位”。

河有凈度:河道無垃圾雜物,水面無漂浮垃圾,有水區域水體干凈,顏色無異常(黑白綠)、無異味。

岸有綠度:一般區域河道整潔,沿岸建設綠化植被;鎮村駐地、人員密集區域等重要位置河岸宜綠化區域植被連續,喬灌草配置合理,層次分明,有效發揮服務群眾、親水近水休閑的作用。

坡有亮度:岸坡無“兩違三亂”(違法建設、違法圈占,亂堆、亂墾、亂排)現象,無破損坍塌,提倡建設生態護坡。

河道通暢:岸線順直,無阻水障礙物,無填埋河道、嚴重淤積、坑洼不平現象,河網水系健全。

管護到位:管護范圍明晰,責任主體明確,管護隊伍健全、到位,經費保障落實,管理機制健全。


2022年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煙臺市委、市政府下發的《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按照《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具體要求,現制定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實施方案如下:

一、明確建設目標

2022年建成達到“三有一暢一到位”標準的農村生態河道占全市河道的20%。按照煙臺市水利局的要求,我市新增68條小型河道,已經下發到各鎮區街道。各鎮區街道根據河道實際情況,8月10日前按照轄區內河道總長度的20%以上的標準,將今年的建設計劃上報市水利局。

二、實施階段(2022年7月-2022年12月底)

(一)摸清河道現狀,建立工作臺賬。(2022年7月21日-2022年8月10日)

按照《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標準》的要求,各鎮區街道逐條河流摸排,確定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水生態修復、岸坡綠化等工程量以及重點難點的河湖四亂問題,形成工作臺賬(見附件1)。各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據《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中的11項專項行動制定本部門的實施方案和整改臺賬。8月10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并將相關方案、臺賬(見附件2)等上報市水利局。

(二)提高標準,建設生態河道。(2022年8月10日-2022年11月30日)

各鎮區街道、各相關部門,按照海陽市農村生態河道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堅持常態化開展侵占河道水域岸線等十一項專項行動,確保河道問題動態清零,河道總體面貌持續向好;全面改善農村河道面貌,打造清水綠岸、景色宜人、人水和諧的生態景觀河道。每月18號前報送進展情況,11月底完成全部打造任務。

(三)考核驗收階段。(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20日)

12月由各相關部門組成驗收組,嚴格按照《煙臺市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標準》,對全市打造完成的農村生態河道進行驗收,對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確保全市工作任務圓滿完成。最終考核驗收情況將作為鎮區街道年底考核重要指標。

三、保障落實

各鎮區街道要明確領導責任,細化任務分解,統籌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各級河長要強化履職盡責,認真落實水利部《河長湖長履職規范(試行)》,切實扛起河流管理保護的主體責任,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超標排污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推動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成立相應工作組,壓實分管負責人、具體責任科室和責任人的責任,扎實推進農村生態河道建設相關工作任務落實。


政策解讀
政策咨詢
  • 電話咨詢:

    王雨,電話:0535-3228911

  • 現場咨詢:

    海陽市水利局,地址:海陽市南京街81號海發大廈19樓

  • 線上咨詢:

    可以點擊“我要問”進行線上咨詢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360水滴最新偷拍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