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全市 2023 年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召開,會議分現場觀摩和集中開會兩個階段。
當日上午,市委書記劉海彬帶隊,80余名與會人員利用半天時間走進開發區、核電園區、碧城區、鳳城街道、行村鎮5個鎮區街道,對歐特美交通設備、駿杰新型建筑材料、易科智能制造、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V場址、杰瑞紡織科技、銘鑠機械、九天行歌液體火箭貯箱臨時生產線、錫海冷鏈科技8個最能體現近兩年全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成果和水平的企業進行現場觀摩。
在下午的集中開會階段,劉海彬講話,他指出,2022年,全市上下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在困難面前開辟了新路徑,在逆境中干出了新業績,呈現出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動能轉換接續突破,城市能級持續提升,民生事業穩步發展,安全底線平穩可控的成效。
劉海彬表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起步之年,是煙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的決勝之年,也是我市實現黨代會確立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重點做到“七個攻堅突破”。
一是要在項目建設上攻堅突破。項目是穩投資、穩增長的關鍵抓手,項目謀劃務必要真實,要聚焦重大規劃謀劃項目,聚焦政策導向謀劃項目;項目推進務必要快速,要明確責任人、施工圖、時間表,確保項目能快則快、應開盡開;要素保障務必要到位,要持續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促進項目早建設、早達效。
二是要在招商引資上攻堅突破。全體市級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帶頭走出去抓招商、引項目,促進儲備項目加快落地,立足海陽優勢資源抓招商,用好招商機制抓招引,全力實施主導產業延伸性招商、新興產業擴張型招商和傳統產業提升型招商。特別是要兌現已承諾的招商引資系列扶持政策,讓客商愿意來、落地快、發展好,為海陽高質量發展蓄足后勁。
三是要在做強工業上攻堅突破。要始終堅持“工業立市”不動搖,全面加強產業鏈培育,抓好企業復工復產,抓好制造業骨干企業倍增,夯實做優園區載體,引導企業創新升級,把幫扶企業作為重要責任,以工業突破帶動發展躍升。
四是要在促進消費上攻堅突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穩妥有序發展房地產業,挖掘大宗商品消費潛力,促進批零住餐提檔擴面,全面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五是要在改革開放上攻堅突破。要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外資外貿增量提質,全力優化提升對外開放平臺,以改革激發活力,以開放集聚資源。
六是要在改善民生上攻堅突破。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增進民生福祉,再接再厲強抓創城工作,久久為功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堅決守牢守好一排底線,推動更多發展成果惠及群眾、造福群眾。
七是要在強化事業保障上攻堅突破。要進一步提升境界,突出解放思想、突出統一思想、突出勇于擔當;要進一步健全機制,持續用好現有機制,快速建立健全謀劃中的機制,以體制機制的完善推進工作效能的提升,促進各項重點工作高效推進;要進一步改進作風,持續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到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提升全市干部的服務意識、為民情懷;要進一步嚴明紀律,加大容錯糾錯和澄清正名力度,強化巡察監督,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樹立鮮明的、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當主角,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干部沒市場。
市委副書記、市長姜丹圍繞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要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抓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宣傳抓項目、促發展的經驗做法,營造強大輿論聲勢,形成“人人關心項目、個個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切實凝聚起趕超跨越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要緊盯重點工作,只爭朝夕抓落實。要準確把握大好形勢、難得機遇,以蓬勃的朝氣、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沖在前、干在先,千方百計抓項目、促發展,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熱烈局面。
要強化責任擔當,奮勇攻堅抓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一把不松抓好底線類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良好氛圍。
圍繞打造“無事不擾、有事必應”的營商環境品牌,姜丹強調,在政務審批上再提速。要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清單制度,做實“減證便民”工作,推動更多事項“一件事一次辦”。
在為企服務上再出實招。要完善聯系包保服務企業機制,加大要素保障,維護好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要在守法誠信重諾方面動真格,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強化企業信用監管,堅決兌現政府承諾。
在工作推進機制上再完善。要強化組織保障,壓實工作責任;加強考核,務求實效;建立健全常態化宣傳和培訓機制,擦亮海陽營商環境品牌,提升我市營商環境影響力和吸引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優良環境。
會上,相關鎮區街道分別作典型發言和表態發言,市直相關部門單位發言。
此次會議設主會場和分會場。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市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各鎮區街道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各部門、市屬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鎮區街道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市直有關部門、市屬企業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在分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