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小小的撲克牌,在普通人手里,是親朋好友聚會娛樂的游戲方式,在有心人手里,就變成了傳播弘揚海陽大秧歌文化的有效載體。在位于海園路的城市書房里,我們見到了這位有心人——王旻。王旻設計的撲克,外包裝為古風海陽的字樣,配有海陽大秧歌人物形象。這個靈感來源于2022年春節和親朋好友歡聚時,大家圍坐在一起打撲克。
王旻想到小時候玩撲克里面印有《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 就覺得比較有趣。在海陽,海陽大秧歌是海陽的一種文化特色,一到過年的時候, 大人小孩兒都愿意聚在一起去觀看大秧歌表演,所以她就想著把大秧歌這種形象印在撲克上,這樣在過年的時候,大家就能夠更多地去享受這種文化傳承、文化氣息。
有了創作靈感,王旻就開始不斷積累素材,看演出、搜文獻、拍照片、畫速寫,不斷設計修改人物形象、神態、動作等,還去請教環宇大秧歌隊、眾藝秧歌隊的表演者們,對秧歌人物的動作和道具用法、樣式進行專業的指導。耗時半年,王旻終于設計出了一套滿意的海陽大秧歌人物形象。
王旻是甘肅省白銀市人,來到海陽已有十一個年頭,和丈夫一起開著一家書房,教授繪畫。本身學國畫專業的她,在創作過程中也格外得心應手。 通過不斷地畫速寫,王旻整理出了九套比較經典的形象,里面有樂大夫、花鼓、翠花、王大娘、箍漏匠、傻小子、丑婆等九個經典人物形象。54張撲克圖案分成黑白和彩色,對應工筆線描和工筆設色法,再經過人物組合設計,聯系專業廠家最終定制出了1000套海陽大秧歌版撲克。
王旻把其中大部分贈送給了喜歡秧歌、表演秧歌的親朋好友們,獲得一致好評。能夠通過這套撲克傳承海陽大秧歌,作為創作者,王旻內心無比自豪。王旻表示,未來將設計出更多的文創產品,讓海陽大秧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傳承地更遠更廣。